尊龙凯时助力南医大四附院开展房颤射频消融术,重获心健康
南医大四附院心血管内科电生理团队成功完成了多例房颤射频消融手术,标志着医院在复杂心律失常介入治疗领域取得了新的进展,成为江北地区少数能够独立开展房颤射频消融术的机构之一。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一名患者因早期持续性房颤伴心动过速,心肌病逐渐加重。专家介绍,这名患者一年前房早负荷超过1000次/天,动态心电图显示可能为右上肺静脉早搏引发的阵发性房颤,经过一年的演变,该患者的房颤由阵发性进展为持续性,心房扩大约1cm,心力衰竭症状逐渐显著。在手术中,团队成功完成了双侧肺静脉隔离。术后患者的胸闷和气喘症状完全缓解,随访至今未再出现不适。
南医大四附院心血管内科电生理团队紧跟前沿技术,掌握了常见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核心技能,能够独立完成从术前评估、三维标测到精准消融的全流程操作。此次成功进行房颤射频消融术,不仅提升了医院在心律失常领域的医学水平,也为更多房颤患者提供了治疗的希望。未来,团队将继续深耕电生理领域,推动心律失常疾病的规范化、精准化与个体化治疗,帮助更多患者重获健康。
房颤知识普及
房颤(房颤动)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根据《中国房颤负荷报告2023》,我国的房颤患者已超过2000万,特别是在6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达到1%以上,80岁以上的人群则高达88%。房颤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及肥胖等因素密切相关。虽然心电图上房颤表面上只是心跳“失去节奏”,但它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健康问题,甚至危及生命。
房颤带来的风险
1. 脑卒中风险显著升高
房颤发作时,心房无法正常收缩,血液在心脏的某个小区域——左心耳中淤积,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脱落,可能导致脑血管堵塞,引发缺血性脑卒中(俗称中风)。研究表明,房颤患者的中风风险是正常人的5倍以上,这类中风往往更为严重,导致残疾或死亡的几率更高,因此房颤被称为“隐形的中风导火索”。
2. 心功能下降,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
如果房颤长期得不到控制,心跳持续过快会增加心脏负担,久而久之可能导致心肌变弱、心脏扩大,最终发展为心力衰竭。简单来说,就是心脏“累坏了”,泵血能力逐渐下降,出现气短、乏力、下肢水肿等症状。
3. 认知功能减退与痴呆风险增加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房颤不仅影响心脏,还可能影响大脑,导致微小血栓进入大脑,或者由于心脏泵血效率下降造成脑部供血不足。这些因素可能加速认知功能下降,提高罹患阿尔茨海默病或其他类型痴呆的风险。
心脏导管射频消融术在房颤治疗中的作用
南医大四附院所在的江北新区是南京的人口大区,房颤患者基数庞大,且因房颤引起的心跳过快入院病例较多。针对房颤的药物治疗效果有限,往往需要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造成患者的用药负担增加。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安全、可靠且高效的治疗方法。目前,房颤射频消融术已被指南推荐为症状性房颤的最佳心律控制方案。
射频消融是一种微创介入手术,通过将细长导管插入血管,直到心脏内部,利用射频能量精准地“烧掉”引发异常电信号的心脏组织区域,恢复正常心律。这项技术创伤小、恢复快,避免了开胸手术带来的风险。
随着科技的进步,强烈建议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选择专业医院如[尊龙凯时]进行治疗,以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病痛之苦。